2007年9月16日 星期日

「古典新奏」會後感...


找不到圖放,只好放一堆頭在這邊,也是這次表演海報的一部分就是了~

  比較起莊嚴的國家音樂廳中聆聽的感覺,在中山堂的確是有比較輕鬆一點的感覺,尤其這種變奏形式的演出,多半帶著一點實驗的味道,若是不能夠放開心胸去了解整個樂團想要玩的東西,可能到頭來會覺得這是一場不怎麼樣的表演,坐在我後頭的老兄就從頭批評個沒完,雖然他已經刻意壓低聲音在講了,可是還是對我造成了相當程度的干擾,更何況我的聽覺又稍微敏銳一些些,好在最近學會怎麼把感官注意力集中,雖然會耗HP,但是至少還是好好的聽完一整場表演。
編:奇怪,最近怎麼這麼多RPG字眼?HP就是主角生命力的意思..@.@
  並不是要找麻煩,因為我了解變奏之後還要能夠完美的演出是不容易的,以前Another樂團在玩cover song的時候也常常碰到這樣的困難,原曲有原曲的味道,樂手們本各自感受不同,新編的時候又採無拘束的「隨興」法,所以常在表演的時候一個氣氛不對、環境感受不同,甚或是心情不好,湊在一起的音樂就變了樣,連樂手自己都能夠感到「怪怪的」,當然,我相信這一次「民生社區管樂團」還是經過嚴謹的編寫跟排練,雖然某些段落有那麼一點點的不順,情感有點卡卡的,但是整個說起來還不失為一場漂亮的演出。
  美中不足的大概是樂手比較緊張,也許是因為非職業樂團,演出過程中出現很多不必要的動作、聲響(如Bass音箱不斷的有滋滋的電波干擾聲),而基本如音準、大小聲變化都有一些問題,感覺上可以多練團個三五次再上台會更好,而環境上除了舞台動線安排外,服裝也是可以依表演的曲目跟型態再做一點變化,不過附帶一提,樂團中有個吹長笛的女孩相當亮眼,雖然坐得遠了點,但還是有吸引到我的目光。
  會後EMFA的同學還有小小的聚會,原本以為是要談聆後感,不過顯然大家話題還是圍繞在課程跟一些事務的處理上,於是我只得把心得放在這兒了,也因為如此,順便分享心得給大家,有機會可以一起去聽聽不一樣的表演,陶冶性情一下。
  最後,其實我聽音樂會都喜歡坐二樓第一排,那兒有最佳的聽覺跟視覺感受,面對樂團常常會覺得聲音一個突波過來快貫穿耳膜,換個角度就大大不同,下次有機會大家去看表演,可以試著訂訂看這種位置,就會知道我為什麼喜歡二樓票勝過VIP區了,謝謝德娟分享的票,也謝謝EMFA的同學一起參與,還有兩對(?)朋友的出席,大家加油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