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9日 星期二

我聽賽德克‧巴萊





各位好朋友們,好音樂一定要買正版唷!


  買是買了很久,聽也聽了數遍,想要來介紹一下的心情是有的,只是不知道要從什麼角度跟方向來下手,一直撐到人家都得了金馬獎(所以應該不是只有我覺得好聽),才決定要來簡單介紹一下,反正我也寫不出什麼太深入的分析(被歐)。

  距離我上一次有衝動要買電影原聲帶已經好久好久,在古典音樂聽得稍微仔細一點後,發現實在有太多太多音樂聽不完,自然而然的就將比較商業化的音樂製作排了很後面的順位,因為流行音樂雖然很快的可以進入情緒跟畫面(因為有歌詞嘛),但是總是會給人一種不痛不癢的感覺,第一次聽跟第八次聽的感受可能不會相差太多,但是交響樂(包含古典音樂以及現代一點的音樂)就不大一樣,大多數的曲子都會在聽了幾遍之後有越來越多的細節與感受,透過不同樂團不同指揮出來的東西,穿透力就大為不同,很是奇妙。

  而這一次會想要聽這一張電影原聲帶的原因主要是電影中一幕莫那與父親對唱的橋段(但是這一首清唱並沒有收錄在原聲帶..囧*),在看完電影後我就決定要購入這一張原聲帶,是呀,我就是那種會為了一首歌買下整張CD的人,真是好傻好天真因為好的音樂製作是需要鼓勵的,即便只是一首3-5分鐘的曲目,如果有感動,我就會願意投以正面的回報,這樣整個音樂市場才會有越來越多好的創作。

*後來電影公司有開放免費下載該首好聽的父子對唱

  說回來這齣電影的配樂,說真的,在片中除非是原住民吟唱的部分,大體上他不是很搶風頭,我想這也是好的配樂應該要做到的,他需要站在一個輔助與加分的角色,幫助營造氣氛但又不能完全把注意力轉過去,但由於在原住民的生活型態中,歌唱與舞蹈都是很重要的部分,所以比重上是較一般電影要多的,可是不知是否因為畫面的震撼以及節奏處理的方式,或是整個故事的情感(歷史?)包袱太重,在看電影的過程中我其實沒有很多對音樂上的體會,但不可否認的是音樂幫助進入情境的效果是有達到的。

  Ricky Ho在華人音樂市場應該算得上是很有名氣了,抱歉的是我雖然知道他編曲功力一流,但多半出現在流行音樂市場(有人聽過他其他的電影配樂嗎?),我在看完電影之後查了一下才知道配樂是他做的,他這次以管弦樂跟原住民傳統器樂、人聲的結合,我是挺喜歡的,大多的曲目都很細緻動聽,縱然是一張商業製作,一整個很浪漫派的感覺,卻很耐聽,這大概是既「The Rock」(絕地任務)電影原聲帶之後,我所聽到最有氣勢的一張配樂了,從開場的戰舞「出草」就很抓住耳朵,接著以貫穿整部電影的主題旋律做了不同的配置,透過管弦樂團的演出,讓西方樂器與原住民文化互相敲擊出融洽的聲響,除了好聽之外,真的是有用心有下功夫的作品。

  總的來說,賽德克的整體製作的確是超越了國片已往的標準,不管是場面上或是影像的處理,甚至到電影配樂都有講究到,雖然離其它電影大國的製作水準來說還有一段差距,但是其用的心思讓人感動,好似又有一種台灣精神跑出來的感覺,不只是CD值得買,我想到時候DVD出來我應該也是會收藏一份,並且再來研究一次每個段落的音樂;影像加上聲音,我想我會飆淚...。(俺在電影院是沒有哭半滴..)

  推薦大家可以收藏這一張應該有國際水準的電影配樂。

2011年11月20日 星期日

「優人神鼓 - 時間之外」觀後小感兼雜念


照片是優人提供的,版權我沒有。

  自花博之後,好一陣子沒關心優人了,今天這齣「時間之外」,讓人感受到一個不一樣的優人,除了依然震撼的鼓聲之外,還加強了視覺上的效果,如水波倒影般的舞台,很有聚焦效果的燈光,再結合投影的背景影像(但我不愛),頗有新意。

  美中不足的大概是那很塑膠的雨聲了,假使用刮竹子(之類的)+不規則的鼓點來表現應該也比放tape感覺好,但也有可能是因為我已經聽了兩個星期的雨,對於純粹做效果的聲響感到不耐而已。

  延伸:
  1. 官網:http://utheatre.glis.ntnu.edu.tw/node/5128
  2. YouTube 短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RHt6QG92aaY (跟官網也是同一隻就是)
  同場加映:青年優人的花蕊渡河 (花博行照片分享)

  後記:(私人抱怨的部分)

  這些年來對於這樣的藝文表演接受度已經越來越高,雖然難免還是會打個瞌睡,但是至少不會睡掉半場,過去是因為看不懂會睡著,現在則是體力不佳或是飯後就想睡覺的中年症狀,不過就這場演出來講,我覺得可以給到80分,因為除了我有感動(小小的)之外,還有想再看一次的念頭,因為從燈光、聲響到節奏我都好喜歡...。

  今天的觀賞品質很差,旁邊有人一直從塑膠袋裡拿東西,前面的看一看就拿手機出來瞄一下(螢幕亮起來也是一種干擾),然後有人把沒吃完的晚餐帶進場,雖然沒拿出來吃,但是有味道一直飄出來,加上不知道是不是天氣涼了很多人感冒,咳嗽的聲音此起彼落,有一位先生還咳到忘我,是說身體狀況不好幹嘛硬要來勒?也要尊重一下別人的觀賞權益吧?退票去買別場,看得舒服些也不會影響別人不是很好嗎?

  平常音樂會聽得比較多,音樂會通常聲音是比較滿的,受到旁邊的影響雖然還是會有但是沒有這麼嚴重,而優人的表演中,「留空」的時間也是演出的一部分,除了咳嗽咳不停的人很干擾外,喜歡搶拍手的人也不知道是什麼心態...,不能讓別人享受一下空白的餘韻嗎?真想給他們一個upper cut..=,=b

2011年11月13日 星期日

結束 VS 啟動


這是西班牙的水道橋,應該是整個西班牙(我去過的地方裡除了餐廳之外)最愛的一個景點~

  轉眼間又是年末了,看著桌曆已經翻到11月,不由得掉入時間的圈圈,好像發生了很多事的一年,卻好像又記不起來發生了些什麼,只知道年紀大了,肚子圓了,體重加了,頭髮少了..,人沒有變聰明,反倒是記憶力又差了些。隨手點開了自己的部落格,曾經也是個多產的部落客,今年到頭來只寫了三篇文章,一篇是哀怨自己,一篇是懷念阿公,一篇則是給臭臭的祝福,相較於過去一天可以寫三篇文的腦子,我少了什麼?卻不得不說的是,今年的淚水多了好多,雖然很想搞笑的用「老年流目油」的方式忽略這件事,可是自己知道是感受的敏感度變了,變到連聽一首曲子都能掉下淚來,變到連切廣告不小心轉到日劇也能在30秒內被父女重逢的戲碼感動到噴淚...。

感受多了,文字難道不會變多嗎?

  自問自答的結果是分享都被打散了,以往看到好東西就得寫一些文字來分享的習慣已經變成140字加連結,外出拍照的心得也就都直接附在相簿中,一切的一切都變得有點速食,雖然我相信我分享的內容不至於到廉價,但是這樣不夠深刻的文字,就是沒幾個月後就想不起來的問題所在,所接觸的所得到的訊息都在一分鐘甚至更短的時間內就分享在網路上,還沒有經過內化跟思考,雖然更激情也更容易引起共鳴(對,部落格的回應真是稀疏的有點孤單),但是在鄉民歪樓的功力之下,通常也很難有什麼樣心靈上的切磋與互動,加上我本身也是個歪樓的高手,那個輕率的小惡魔非常容易就被呼喚出來,到頭來,那些個強烈的感受就在嘻嘻哈哈間,變得一點存在感都沒有了。

  再來一個原因可能就是虛榮心作祟,設定了把自己的文章同步(或是自己手動貼)到社群網站的行為,這一來不得了,因為看部落格的人少,看FB的人多,有些話在說出口前,的確是會三思一下,但這麼一三思、修改、圓滑過的東西,就連自己都騷不到,更何況要騷到別人的癢處,索性就不寫了,久而久之,也就習慣有事自己想想,內化了,想通了,放下了,也就隨便了。

  於是這些年來自己思考與反省的動作通通被切割成一片一片,短暫而不連續,表面而不深刻,部落格的文章數也就從一年可以上百篇,到現在一年加這篇是第四篇,不是喜新厭舊轉移陣地,而是腦解思維能力整個退化,可以用「懶得寫」三個字帶過,就不會寫出像現在這麼一串字,嚇(ㄏㄜˋ,破音字)!像是在逃避什麼似的不敢表達出整個自己的意見,到底活著的是社群中的自己,還是那個有思考會採取行動的自己?

  很慶幸FB要在11/22日關閉自動匯入外部網站內容的功能,不知道這樣會不會真的還我一個什麼都講不假掰的部落,再次點燃我心中好戰的文字呢?這應該是最後一篇同步過來FB的網誌(真不習慣這樣稱呼),但也許會是另一個開始。

  最後,為什麼要選西班牙這張圖呢?其實只是因為我喜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