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的路跑數據與路線圖,點選可連至runkeeper網站看細節。
因為也不是第一次跑了,所以原本也沒有多害怕,反正也不過就是繞台北一圈,限時四個小時,我用走的都走得完(一小時走5公里),沒有想到越到這一天的來臨,越是有一種期待下大雨刮大風活動延期的心情,三個月前還信誓旦旦的列下我的訓練計劃,從3K,5K,7K,到兩週一次的LSD,預計要在賽前兩週完成一次25K的LSD,但意料中的事沒想到,因為工作跟各種大大小小的雜事,到最後每個星期「累積」有跑到10K就不錯了,沒有做過任何一次的LSD,所以,想必這次的21K路跑不會太輕鬆了。
上路之後刻意的保留了體力跟速度,前5K花了35分鐘,接下來慢慢的加速了一點,跑完10K大概是68分鐘,跑到這邊還一點都不累,想說太好了,這一次應該可以大幅度的進步,如果可以跑進2H20M,就算有80分了!隨著越想越興奮,沒有想到在約莫14K的時候,沒上護膝的右腳膝蓋又開始抽抽抽,想是韌帶疲勞了,隨後又碰上了上麥帥橋的大斜坡,一整個很囧,原先堅持一路要跑到底的我還是不爭氣的放慢速度走了一段,直到42K組的冠軍從我旁邊呼哮而過,我才又慢慢提起我的膝蓋,那時候大概已經接近兩個小時,看到了「倒數4K」的告示牌(可是其實到這邊還有5K,因為是進入「4」.9K,很賊的激勵牌)。
最後這5K的路程更是讓我完全的承認自己的訓練度也太差了,肌耐力不夠造成的韌帶疲勞讓我提不起步伐,雖然旁邊有奇裝異服的正妹啦啦隊我還是只能小步小步的慢慢前進,速度只比用走的快一點,只是想要超越跟完成自己的目標,即便從基隆路地下道爬上平面時終於還是兩隻大腿都抽筋了,緩和一下呼吸,簡單拉拉筋,最後最後的那1~2K,其實跑來相當的快樂,腦中一直有個念頭是「盡情的跑吧」!
最後的成績,居然比前一次還快兩分鐘...,讓我也很不知道該說什麼,睽違三年,體重多了5kg,經過短暫半年(但很間歇性)的訓練,雖然人老了但有維持一樣的成績,還在及格邊緣啦!給自己拍拍手囉!
(謎:明年42K!?)
上路之後刻意的保留了體力跟速度,前5K花了35分鐘,接下來慢慢的加速了一點,跑完10K大概是68分鐘,跑到這邊還一點都不累,想說太好了,這一次應該可以大幅度的進步,如果可以跑進2H20M,就算有80分了!隨著越想越興奮,沒有想到在約莫14K的時候,沒上護膝的右腳膝蓋又開始抽抽抽,想是韌帶疲勞了,隨後又碰上了上麥帥橋的大斜坡,一整個很囧,原先堅持一路要跑到底的我還是不爭氣的放慢速度走了一段,直到42K組的冠軍從我旁邊呼哮而過,我才又慢慢提起我的膝蓋,那時候大概已經接近兩個小時,看到了「倒數4K」的告示牌(可是其實到這邊還有5K,因為是進入「4」.9K,很賊的激勵牌)。
最後這5K的路程更是讓我完全的承認自己的訓練度也太差了,肌耐力不夠造成的韌帶疲勞讓我提不起步伐,雖然旁邊有奇裝異服的正妹啦啦隊我還是只能小步小步的慢慢前進,速度只比用走的快一點,只是想要超越跟完成自己的目標,即便從基隆路地下道爬上平面時終於還是兩隻大腿都抽筋了,緩和一下呼吸,簡單拉拉筋,最後最後的那1~2K,其實跑來相當的快樂,腦中一直有個念頭是「盡情的跑吧」!
最後的成績,居然比前一次還快兩分鐘...,讓我也很不知道該說什麼,睽違三年,體重多了5kg,經過短暫半年(但很間歇性)的訓練,雖然人老了但有維持一樣的成績,還在及格邊緣啦!給自己拍拍手囉!
(謎:明年42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